Login

孩子不听话,家长不要反反复复讲道理

心仪 2024-03-14 10:38:59 人看过

孩子不听话,家长不要在他面前反反复复讲道理,不仅效果不明显,还会引起孩子叛逆心理。

最好的家庭教育是:

•爸爸妈妈能看见孩子的天赋、技巧和梦想

•能看见孩子的独特和光芒

•会陪孩子一起 找到最适合他的成长道路

•每个小朋友 都是人间最大的大宝藏

微信截图_20240314103516.png

为什么不要只讲道理?

1、7-38-55定律

●交流时,心理学上有一个[麦拉宾法则]:

55%是通过看,比如表情、态度、肢体语言

38%是通过听,比如语调、语气、语速等

只有7%的信息,才是纯粹的从说的具体内容中获取

研究还表明:重复次数和说服效果呈“倒U曲线”即言语说的过了恰当次数,说得越多,孩子反而越抵触

 

微信截图_20240314103234.png


2、孩子有自己的道理

·6岁前的孩子,以自我为中心

他的动作主要受视觉映象调节,意识不到外界。

例如:你不允许把水酒地上,在你看来脏了难清洗;但在孩子那里,只是觉得好玩。

你去阻止,他就会难以理解,也听不进你的道理。

·6岁以后,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

此时,孩子的语言系统开始起作用,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进一步形成中,你的道理是你的道理,TA也开始有自己的道理。而且,不喜欢被你的道理打败。例如:你可能会说好好读书,以后才会有出息;孩子或许会反驳,不读书,我也能有出息

微信截图_20240314103251.png

3、讲道理也要讲究方法

●遵循爱的原则

让孩子感受到爱,而不是[我错了]。

例如孩子把水洒地上,你用道理教育或者批评,孩子接受到的更多是指责这时候,如果是婉转地提醒“哎哟妈妈差点摔倒喽”,引导孩子因为[爱]去改变

●正确地夸奖

心理学上有个[FFC模型]:

feeling感觉+ fact事实+compare比比较。

例如:孩子主动扔了次垃圾。

F(看到家里这么干净,妈妈真的很开心)

F(宝贝真懂事,我都没提醒,都知道要扔垃圾桶了)

C(懂得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,宝贝又长大了)

从孩子身上发现亮点并正确夸奖,促使孩子自己进步。


版权声明: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《原创》内容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本站文章内容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。
加载中~
工商监管
Copyright © 2023-2029 1号谷学习网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5104386号